1) 基層處理:對鋼模施工的混凝土墻板,板面應將酥皮剔去,對光板面應進行“毛化”處理方法有兩種,一種為將光板板面剔毛處理,另一種是用10%的火堿水將板面油污刷掉,并及時用凈水將板面堿液沖凈,晾干后,用1:1水泥細砂漿(其內的砂子應過紗繃篩)用20%107膠水攪拌均勻,再用空壓機及噴斗將砂漿噴到墻上;或用掃帚將砂漿甩到墻上,做到甩漿均勻,終凝后澆水養(yǎng)護,常溫3~5d,直至水泥砂漿疙瘩全部固化在混凝土光板上,用手掰不動為止。
2) 吊垂直、套方、找規(guī)矩:若建筑物為高層時,則應在大角及門寬口兩邊,用經(jīng)緯儀打垂直線。若為多層建筑,可用大線錘從頂層往下吊垂直線,以此線為準,崩鐵絲找規(guī)矩,然后分層抹點做灰餅。橫線則以樓層標高為水平基線交圈控制。每層打底時則以此灰餅做基準,沖筋,使其底灰做到橫平豎直。
3) 抹底層砂漿:抹灰前,應在已做好的水泥疙瘩上刷一道摻水重10%的107膠水泥漿,緊跟分層分遍抹底層砂漿。常溫施工配比可采用1:0.5:4(水泥:石膏:砂)冬施時配比為1:3水泥砂漿打底。抹至與沖筋一平后,用大杠橫豎刮平,槎毛,終凝后澆水養(yǎng)護。
4) 彈線、分格、粘分格條、滴水條:按圖紙要求尺寸彈線、分格、粘分格條、分格條表面應做到橫平豎直,并按抹灰部位要求粘設滴水條,其滴水條寬及厚應為10mm。
5) 抹粘石砂漿,粘石:粘石灰有兩種,一種是素水泥漿摻水泥重30%的107膠配制而成的聚合物水泥漿。另一種是聚合物水泥混合砂漿,其配合比為1:1:2:0.2=水泥:石砂膏:灰:107膠。其抹灰層的厚度,根據(jù)石渣的粒徑?jīng)Q定,一手拿存放石渣的小篩子,另一手拿小木拍,鏟上石渣后在木拍上晃一下,使下渣均勻地撒布在小木拍上,再往粘石層上甩,要求一拍接一拍地甩,要甩嚴,甩勻,甩時應用(1)篩子接著掉下來的石渣,粘石后及時用干凈抹子輕輕地將石渣壓入灰層中,要求壓入2/3外露1/3,以不露漿且粘結牢為原則。水分稍蒸發(fā)后,用抹子垂直方向從下往上溜一遍,以消除拍石的抹痕。對大面積的粘石墻面,可采用機械噴石法施工,噴石后應及時用橡膠滾子滾壓,將石渣壓入灰層2/3,使其粘結牢固。
6)粘石程序:門窗旋臉,陽臺、雨罩等按要求上皮應做好流水坡度,下面應設滴水線(槽)一般應做滴水槽,在抹粘石前應先粘滴水條,粘石后將條起出,滴水條的寬度,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,粘石時應先粘小面,后粘大面,大、小面交角處粘石宜采用八字靠尺,起尺后及時用篩底小米粒石修補黑邊,并使其粘結密實。
6) 修整,處理黑邊,陽角粘完石拍平起尺后應及時檢查有無石粒不密實之處,發(fā)現(xiàn)后應用水刷蘸水甩在其上并及時補粘石粒,使其石渣分布均勻。對于灰層有墜裂的地方也應在灰層終凝前甩水拍實。大面上粘石,應在粘石后及時檢查發(fā)現(xiàn)石渣不密實就馬上補粘使之密實一致。
7) 起條、勾縫:粘完石渣應及時用抹子將石渣拍入灰層2/3,并用鐵抹子輕輕地溜一遍以減少抹痕。隨后即可將分格條、滴水條起出。起條后再用抹子將起條處輕輕地按按,防止起條后將面層灰拉起,造成局部空鼓,待灰層干后,用素水泥膏將縫內勾平勾實。